序号 |
存在问题 |
表面现象 |
判断办法 |
深层原因 |
隐患与危害 |
1 |
实时显示人员位置不准 |
画面明显漂移,人员飘忽不定、动静不分,人一直在走动; 穿越装置\设备\墙体。 |
1、软件上看所有的人一直在活动,即使静止不动的人也停不下来,偶尔会出现超人现象;2、通过联动视频或对讲机比对。 |
定位信号受到化工生产现场的干扰、遮挡、屏蔽等影响而不断变化,导致“计算”出不断变化的位置。 |
违背常识,让人无法相信。 不信的系统就没人愿意去管、没人愿意去用,成为摆设和笑柄。 |
2 |
实时显示分区域、分类别统计不准 |
搞不清人到底在哪。人员位置精确不到独栋厂房或独立位置。平面分不清里外、立体分不清上下。
|
1、在软件平台盯住靠近车间边界的人观察会发现忽里忽外。 2、联动视频或对讲机比对。 |
定位精度低、平均定位无差异化、定位设备部署受现场所限。 |
不能对员工、外来人员、访客行为进行准确规范和有效管理。
|
3 |
实时显示不实时 |
平台显示严重滞后于现场实际 |
联动视频比对 |
时延长达7秒左右 |
不能做到事先预防,事中控制 |
4 |
实时显示人员数量不准 |
平台显示在线总人数、各个分区域与现场实际人数不相符 |
用当天考勤表与平台显示人数对比 |
手机版卡需要经常充电,定位不准与日常业务无关让员工不愿意去充电、忘记充电 |
日常管理和应急救援被误导、误判。 |
5 |
报警不准 |
超员、越界、静止、滞留、电子围栏等误报高。 报警位置在地图上显示的与实际不符
|
通过联动视频或对讲机确认 |
定位不准,判断不准,实时不准,必然导致报警不准。 |
错报、误报多,扰乱日常管理。用户不信任报警,真有报警也不处理。 |
6 |
上发呼救报警位置不准;下发报警不能或不准。 |
呼救报警位置与实际位置不符; 平台不能手动或自动下发报警到指定区域或指定人。 |
尝试通过软件平台手动和自动下发报警到指定区域或指定人。 |
LORA基站登录距离远,但下发能力和准确性差。 |
救援人员锁定位置不准,贻误战机; 不能准确、自动、及时地通知到关联涉险人员。 |
7 |
联动视频和语音广播不准 |
联动的监控画面与人员定位显示不一致; 广播区域不准 |
在软件平台显示有人处调出视频确认 报警自动弹出视频确认 |
定位不准 |
不能有效调动监控,扰乱监控,乱广播。 |
8 |
员工和企业都不愿意用 |
定位软件与其他软件只是显示在一起,或者人员定位系统免密登陆嵌入到平台,没有深度登录,定位数据不能支撑现场业务,如巡检管理、作业管理 |
查看巡检管理、作业管理有无人员到位确认环节 |
定位数据不准确,电子巡检系统和电子作业票系统不敢用。 |
游离于现有管理体系之外,与日常业务不结合,成为专项工作,“为建而建”,建用两张皮,为了定位而定位,员工感觉“被监视”,不愿意用,企业感觉“加负担”,不愿意管。 |
9 |
确定不了系统是否真在运行 |
定位信标在线管理有内容,但数据不实时,有的是手机版卡带上来的,有的是几个月前巡检来的,有的是安装初期的。 |
平台查看定位信标的电量和工作状态是实时的还是过去的。 |
定位信标不能与基站通信,不能实时上传信标信息到平台, |
系统不能实时在线管理和维护,凑合应付检查。 |
10 |
凑合应付也用不起,用不长久 |
定位信标固定于地面,容易被浸泡、遮挡、碾压、损坏和破坏,浸泡、和碾压。 |
现场查看。有的迫不得已把信标安装于马路牙子、墙壁等边缘上,但定位效果更没有了。 |
把非化工厂用产品登录处理后放到化工厂,没有考虑到化工厂现场实际。 |
系统易损,运维成本高,运维负担重,最终只能置之不理,设备留在现场成为隐患。 |
11 |
信号不安全 |
无信号安全EMC资质。 |
查看EMC资质 |
系统抗干扰能力不强且电磁辐射较高 |
与现场其他信号互相影响 |
12 |
现场不安全 |
现场布线、部署定位设备太多 |
现场查看 |
1、多点定位 2、通信距离短 |
增加不安全因素 |
13 |
人、车定位不合一 |
人员定位和车辆定位系统不同 |
查看方案、配置和现场 |
人员活动与车辆活动速度差别大,使用环境差别大
|
增加后续成本;多种定位系统共存,更乱。 |